北京理工大學赴江西開展紅色實踐
發(fā)布日期:2017-07-13 供稿:江西實踐團 攝影:江西實踐團
編輯:郭惠芝 審核:許欣 閱讀次數(shù):7月10日起,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黨員紅色實踐團一行師生20人,由領隊人文學院輔導員潘京潤以及劉穎、馮愉涵、張錕、任墨璇四位指導老師帶隊,赴江西贛州、瑞金、興國等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學習實踐,“溯源紅都歷史,矢志報國初心”。第一天,實踐團進行了“當一名紅軍戰(zhàn)士”主題學習,并舉行了開班儀式。
7月10日,實踐團從北京出發(fā),于11日中午到達了此次江西之行的第一站——贛州。經(jīng)過短暫的休整,實踐團于當日下午來到了贛州市委黨校,進行“當一名紅軍戰(zhàn)士”的主題學習。
紅軍歷史
進行授課的劉老師首先帶領實踐團回顧了紅軍的歷史。從1927年國共破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到“廣州起義”首次提出“紅軍”的稱號,再到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全國戰(zhàn)線得以統(tǒng)一,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的游擊隊則改編為新四軍,這才走過一段完整的紅軍歷史。
蘇區(qū)歷史
主題教育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是蘇區(qū)的歷史。1927年11月28日,中共在茶陵縣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nóng)兵政府。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瑞金建立了第一個國家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時傳“上山偉大,下山也偉大”,“上山”指的是上井岡山進行秋收起義,與之對應的下山即指秋收起義以后建立蘇區(qū),由此誕生了“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chuàng)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qū)精神。
紅軍服歷史
主題教育的第三部分是軍服。1929年在福建長汀,紅軍第一次配備了制式紅軍服。為了更好地了解紅軍服,實踐團現(xiàn)場換上了紅軍服,劉老師并就衣帽的穿戴和綁腿的使用作出解說。劉老師聲色并茂的講解“紅軍與蘇區(qū)的歷史”之后,每一個學員都被那段歷史深深的感染,接下來到了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一名紅軍戰(zhàn)士。
做紅軍戰(zhàn)士
20名學員被分為了兩個縱隊:“紅一縱隊”與“紅二縱隊”。首先,學員們學唱了《三項紀律八大注意》歌,透過這鏗鏘激昂的旋律,仿佛能看到當年紅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行動準則。接著任命了兩個縱隊的軍政干部,包括:隊長、政委、后勤處長、士委會主任和旗手。隊長和政委二人學長當年紅軍戰(zhàn)士歡迎新同志的方式對每一個戰(zhàn)士表示了歡迎,那一句“XX同志,歡迎你加入紅軍”聽上去那么振奮人心,仿佛從這一刻起大家都是一名光榮的紅軍,能夠保家衛(wèi)國、為人民赴湯蹈火?!爸怯聢远ā⑴烹y創(chuàng)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鏗鏘有力的訓詞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百折不回、為革命斗爭到底的決心和毅力。在理論學習后,兩縱隊“紅軍戰(zhàn)士”們進行了軍威展示。
“我們的番號是…”
“紅一縱隊!紅一縱隊!紅一縱隊!”
“我們的口號是…”
“智勇堅定、排難創(chuàng)新、團結奮斗、不勝不休!”
“我們的軍歌是…”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
整齊響亮的口號喊出的是蓬勃向上、奮發(fā)進取的精神面貌和矢志報國、獻身國防的決心勇氣。
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實踐團全體成員以飽滿地熱情高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劉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五項紀律要求,并帶領實踐團成員宣誓,保證遵守紀律、聽從指揮、高效完成實踐任務。
潘京潤老師強調(diào)實踐要求并作動員,希望同學們能夠守時守紀、一切行動聽指揮,在保證實踐安全的前提下,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實踐任務,展現(xiàn)優(yōu)秀的實踐成果。至此,開班儀式圓滿結束,北理工赴江西紅色實踐也由此正式展開,團員們滿懷信心與熱情投入到實踐中去,期待收獲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