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邀請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
發(fā)布日期:2024-06-05 供稿: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攝影: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
編輯:曹華偉 審核:王成 閱讀次數(shù):為促進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fā)展,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近期舉辦了多場學術報告活動。清華大學崔一南教授、同濟大學黃爭鳴教授、英國薩里大學鄔傳宇教授、浙江大學王冠楠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黃威教授、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劉文巍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吳春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黃鑫炎副教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景路助理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李星翰副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溫賀博士、北京理工大學賀志遠教授、楊鑫教授等13位專家學者受邀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吸引了眾多師生參會交流。
崔一南以“強沖擊變形與損傷的多尺度研究”介紹了如何建立基于位錯-裂紋耦合動力學的多尺度理論和計算方法,以揭示材料在強沖擊下的動態(tài)變形和損傷機理;黃爭鳴以“復合材料力學理論發(fā)展與沖擊破壞模擬”為題,系統(tǒng)講解了復合材料的真實應力理論如何結合橋聯(lián)模型和層間基體應力修正法解決復合材料結構的破壞和強度問題;鄔傳宇以“粉末工程中靜電問題的DEM-CFD分析”為題,介紹了采用自主開發(fā)的離散元和計算流體力學耦合的方法對粉末加工過程中的接觸起電機理和效應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工作;王冠楠以“非均勻材料與結構的力學行為研究”為題,報告了極端條件下材料-結構的跨尺度安全評價系統(tǒng)以及長效服役性能可靠的理論依據(jù)與分析方法;黃威以“抗沖擊生物材料的多尺度結構及其仿生制造”為題,探討了通過研究高強度高韌性天然生物組織以了解自然界材料多尺度增韌機制的方法;劉文巍以“定型復合相變儲熱材料的傳熱強化及結構優(yōu)化”為題,講解了復合材料結構優(yōu)化設計的策略以及實現(xiàn)其傳熱強化的理論方法;吳春平以“智能爆破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架構”,報告了現(xiàn)代智能爆破的新概念新理論。
黃鑫炎以“人工智能驅動的智慧消防安全”為題,介紹了智慧消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并展望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的未來應用;景路以“顆粒物質流動問題的宏微觀跨尺度研究”為題,從微觀-宏觀跨尺度研究的角度探討了若干顆粒流動復雜現(xiàn)象的物理機理;李星翰以“后爆轟流場中鋁粉反應動力學研究的新范式探索”為題,報告了基于自編的DLCEHQ熱化學程序創(chuàng)新數(shù)值計算方法和實現(xiàn)基于組分的精細反應建模的研究工作;溫賀以“人工智能解釋沖突的風險評估”為題,講解了量化解釋沖突概率和風險的新方法;賀志遠以“防結冰材料研究與應用”為題,介紹了不同防冰表面結構及性質與防/除冰性能之間的關系;楊鑫以“航空發(fā)動機中的顆粒沉積問題-冰晶結冰”為題,對冰晶結冰研究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進行了簡要綜述。
報告內容涉及復合材料破壞與防護、計算流體動力學、沖擊動力學、爆轟物理、爆破工程等多個研究領域,與會師生對報告內容進行了熱烈討論,并就報告內容進行了提問答疑,充分促進了該領域的學術交流。舉辦該系列學術報告,對推動爆炸科學與安全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交流產(chǎn)生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